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文林表示,伊斯兰国在选择袭击目标的时候,并不是针对特定的某个国家。近期,孟加拉国、土耳其,以及美国的奥兰多都发生了恐怖袭击。所以,袭击不是单独针对法国。但是法国在中东推行的错误的地区政策,确实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动荡不安。而且,穆斯林人口占法国人口的10%,这些穆斯林移民很难融入主流社会,逐渐转向极端主义,恐怖分子也借机混入其中。
田文林认为,伊斯兰国选择袭击的目标、袭击的方式都不确定,但共同点是,针对的都是无辜平民,以滥杀无辜,制造大规模死伤为目标。而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袭击法国,是伊斯兰国对近期多国围剿的疯狂报复。
6 法国为何总是“很受伤”?
这是法国在不到19个月内,遭受的第三次大型恐怖袭击,法国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青睐的打击目标,不仅如此,欧盟总部驻地布鲁塞尔也面临同样威胁。
相比头号目标美国,欧洲只是恐怖分子打击的第二目标,但为何每次恐袭伤亡如此惨重?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反恐中心主任李伟看来,不仅是法国,欧洲近年来之所以总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恐袭,主要是三方面原因——反恐能力弱、投入比较少、防范措施比较弱。
反恐情报收集能力薄弱。以法国为例,李伟称,有报告指出法国在反恐情报收集上“全面失败”。情报能力不强使其防范恐怖袭击缺乏最关键环节,这就是法国为何在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下仍能遭遇大规模伤亡恐袭,没有反恐情报前期预警和防范发现能力,再多其他反恐措施也只能是疲于应对、防不胜防状态。
恐怖分子无孔不入,无固定作案模式也给反恐带来难题。此次法国欧洲杯期间,有报道称,极端组织可能发动恐袭,在法国国家安全机构高度戒备下,欧洲杯相安无事,但恐怖分子却在欧洲杯结束不久就让法国政府再次措手不及。
法国反恐投入远逊美国。欧洲杯安保是固定目标固定地点的反恐防范措施,因此相对较容易,欧洲主要防范比赛场地和运动员驻地。李伟指出,相比之下,日常反恐难度较高,特别是情报收集上,要在发动袭击之前发现蛛丝马迹,这个重要反恐能力牵涉到人力和技术等多方面内容,欧洲国家在这方面投入明显不如美国。
李伟说,法国虽面临如此严峻恐袭威胁,但每年反恐投入才六七亿美元,而美国投入470多亿美元,美国9·11后在全球和本土反恐情报搜集能力都很强。没投入就没产出,相比之下,法国反恐情报能力与美国相差甚远,美国挫败的未遂恐袭远超法国,法国挫败恐袭次数少,发生频率必然高。
恐袭令欧洲国家总是很受伤还因其制约因素多,阻碍防范措施升级。李伟解释,虽然棱镜门被曝光,但出于反恐考虑,美国民众的反对声浪不那么强烈。相比之下,欧洲国家要通过反恐措施都难度很大,例如,保留航班人员信息的政策也无法通过。一些国家的空港和其他公共交通设施场所安保措施都不强。
法国防范措施不周全。在欧洲国家政府反恐存在重大缺陷的同时,恐怖分子却在不断升级和变换袭击手段,本土极端分子发动“独狼式”袭击让法国等欧洲国家政府疲于应付,此次袭击嫌犯被指是突尼斯后裔穆斯林。
本次袭击是用卡车冲撞,这在以前尚无先例。李伟解释,此次袭击手段暴露出两个问题。首先是恐怖分子策划能力加强,通过对政府反恐防范措施观察选择更有针对性的袭击工具,相比用大量炸药,卡车这个作案工具容易获得且不会引起安全部门怀疑。其次,法国安全防护措施考虑不周全,当天放烟火肯定也加强戒备,但嫌犯用卡车冲撞让现场安保人员防不胜防,应对不力。
新京报记者 颜颖颛 王晓枫实习生 田实
转载请注明:CQ9电子·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 » 感悟评价 » 6问尼斯恐袭 恐怖分子为何驾车撞人群_新闻频道_中华网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